本地化翻译的术语管理
日期22:2022-08-02 / 人气:

现在本地化项目中一般都是采用词汇的表现形式进行术语管理的,基本上是采取xls及csv等文件格式,并由此催生了ezFind等工具,这就为术语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
一、本地化翻译的术语管理目标
1. 降低本地化行业的门槛
由于本地化行业是从IT行业的本地化开始的,不可能要求本地化从业人员对所翻译的内容都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即便是IT 业内人士,由于IT业分工很细且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要本地化的资料都是代表的是新的技术,也不能保证对其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因此需要用词汇表的方式让本地化从业人员知晓各个专业术语的翻译,并借助词汇表逐步熟悉计算机行业的知识,提高水平。
2.保证翻译的一致性
在首先个目标的基础上,实现诸如保证翻译的一致性等目标。
二、当前本地化翻译术语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市场上存在各种各样的术语管理工具,遗憾的是现在的术语管理很难有效实现上述目标。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
1.被动查询
现在的词汇表术语管理方法只能在使用者需要查询时提供正确的翻译,而不能告诉使用者何时需要查询,比如 Check the option to confirm xxx。如果是一个新手,check 恐怕不会去查询词汇表吧,这种错误恐怕是他自己检查100遍也查不出来的。
2.信息不充分
现在的词汇表省略了很多重要的信息,使使用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达不到借助词汇表提高对产品的熟悉程度的目的。举个例子,在北大方正汉化的autocad11中,save as 这一命令被翻译为“赋名存盘”,而不是通常的“另存为”,当时感觉很诧异。后来仔细琢磨,不由得佩服译者的匠心独运:在一般的程序中,如果你正在编辑的文件是1.*,使用save as 后(假定为 2.*),则当前打开的文件为 2.*。而在autocad中则不然,如果你正在编辑的文件是1.dwg,使用save as 后(假定为 2.dwg),则当前打开的文件为 1.dwg。译者考虑到了autocad11 中save as 命令与一般save as 命令的不同,因此给出了不同于“另存为”的翻译。但译者这种匠心,通过词汇表是很难传达给所有项目的参与者的。项目组的其他人如果不是非常用心,恐怕也只是简单地follow,失去了借此加深对产品理解的机会。
3.智能性差
词汇表还有一个问题,即如果A 翻译成 a,B 翻译成 b, 则有些词汇表则不再提供A+B的翻译,而问题有时就出现在这里。比如笔者前段时间遇到的一个翻译,Tempering 词汇表中翻译为“回火”,furnace 翻译为“熔炉”,Tempering furnace 没有提供翻译。翻译想当然的翻译为“回火熔炉”。岂不知 Tempering furnace 的温度是很低的,根本达不到“熔”的程度,只能翻译为回火炉。因此在词汇表中furnace 应该翻译为“炉,熔炉”并标注出在何种情况下应选用何种翻译。
作者:金笔佳文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翻译社遵循的较基本原则是什么?01-03
- 翻译公司收费标准是怎样的?12-11
- 怎样翻译产品说明书?12-04
- 怎样选择靠谱的翻译社?11-19
- 证件翻译注意事项11-14
- 专利申请翻译需要注意的几点11-14
相关内容 Related
- 毕业论文英文文献翻译怎么弄03-28
- 北京翻译公司口译服务的关键案例解析09-02
- 如何选择北京翻译公司处理您的学历证明翻译:专业建议与常见误区08-30
- 多语种产品说明书的翻译难题:翻译公司提供的最佳实践08-28
- 如何通过专业翻译公司提升海外市场宣传材料的精准度08-28
- 湘西翻译服务报价策略解析:满足多元化需求05-03